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同样离不开大力发展有机食品产业。
有机农业对空气污染的改变:有机农业通过减少对农业化学品的需求,降低了非再生能源的使用(农业化学品的生产需要大量矿物燃料),把碳截留在土壤中,帮助减轻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中国食品安全的道路还有多远?依赖大量农药化肥的单一栽培引起了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并造成土壤污染及水污染,可耕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弱化,甚至物种的灭绝。另外中国的农产品还存在品牌信誉度低、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丰产不丰收,甚至出现“产量越高,收入越低”的困局。而采取有机农业的生态措施,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自然资源的生产力可得以保持。农产品有了品牌,就能实现可追溯、可监管,食品安全的问题才能得以解决。有机农业可提升农村竞争力:打破小农生产的习惯,实现农产品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有效提高了农村的市场竞争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有机农业可提升农产品质量:目前农产品价位低、质量差、食品安全堪忧,在这种形势下,发展有机农业,是提高农产品品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而发展有机农业,需多方发力,比如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精准耕作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应用。进而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经营理念等先进生产要素不断注入,可有效改善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有机农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减少使用农机及农用化学品,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农民可以享受到有机农业的成果,城市居民也会—并受益。解决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经济。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发展以生态循环为中心的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可行途径。中国农民务农不挣钱,年均纯收入300元/亩至400元/亩,远远低于进城务工收入。低品质农产品卖不动,高品质农产品供不上!比如,东北大米库存严重,但五常大米却供不应求!有机农业可提高农民收入,将农民摆在农业生产战略的中心地位,将决策权回归给农民,保障他们处置自有资源的权力,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高质量农产品的多样化生产可以增强农民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保障食品供应和农民收入。土地集约化和规模化利用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一些企业资本进军有机农业大好时机。在政策推动下,越来越多的资本会选择进入农业发展。可以预见的是,现代有机农业的高效益,不仅会让投资者兴奋不已,也会使得当地农民获益不菲。当今社会,消费者愿意为好的产品和服务买单。发展有机农业,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并采取有效举措对有机农业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和资金扶持,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有利于稳定乡村经济社会基础,吸引积极因素回流乡村,解决乡村社会安全问题,带动家乡的农户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