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制药事件对保健品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仅对涉事企业造成了重大打击,还对整个行业的声誉和消费者信任造成了长期影响。这一事件再次敲响了保健品行业安全的警钟,提醒了所有保健品生产企业,必须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同时促使监管机构更加严格的审查和监管,以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的利益。

01、小林制药事件风波持续不断
自今年3月小林制药“问题保健品”事件被公众所知后,相关的死亡人数不断攀升,涉事人数也不断扩大,据报道,目前已有93名消费者死亡。因此该事件一直牵动着大众的神经。
事件回顾
2024年3月22日,日本小林制药株式会社称,有部分消费者在使用该公司生产的含有红曲成分保健品后,出现肾脏部位疾病。 随后,日本各食品、酒类制造商陆续宣布回收含有小林制药生产的红曲相关产品。
2024年3月28日,日本政府公布小林制药红曲原料批发商与最终购买商名单,要求自查并提交报告。
3月29日,小林制药称其红曲产品中导致问题的成分可能为“软毛青霉酸”。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应立即停止服用有关产品,积极配合召回。

当地时间2024年4月19日报道,从小林制药含红曲保健品原料样本中,确认到除已发现的“软毛青霉酸”以外的两种预想外物质。
5月28日,确认小林制药问题保健品所含成分有损健康。当地时间5月29日,日本大阪市政府发布信息称,在小林制药公司大阪工厂的6处场所检测到了青霉菌。
截至2024年7月5日,疑似因服用小林制药生产的含红曲成分保健品死亡的人数增至93人。
02、日本小林制药事件敲响保健品行业警钟
1、日本小林制药事件暴露了日本保健品行业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包括产品质量、日本红曲制备工艺经验不够完备等诸多问题。同时导致行业内的其他企业也因此事件而面临更大的压力,对保健品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2、此次事件暴露出日本“功能性标示食品”制度的安全隐患。我们口中常说的保健品在日本被称作保健功能食品,曾分为特定保健用食品和营养功能食品两类,2015年后又新增一类“功能性标示食品”。“功能性标示食品”生产商只需在上市销售前向日本内阁府下属的消费者厅提交与其声称功能相符的科学依据进行备案即可,无需日本政府部门审批许可。这种相对宽松的监管机制,可能导致有关各方在安全性检验上存在疏忽。

3、此外,小林制药事件还引发了消费者对保健品行业的质疑。小林制药因含红曲成分的保健品引发了一系列健康问题和死亡事件,导致消费者对保健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产生怀疑。
总的来说,小林制药事件对保健品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仅对涉事企业造成了重大打击,还对整个行业的声誉和消费者信任造成了长期影响。这一事件再次敲响了保健品行业安全的警钟,提醒了所有保健品生产企业,必须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同时促使监管机构更加严格的审查和监管,以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的利益。
2024第33届中国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秋季上海展)时间:2024年10月19-21日
地点:上海世博展览馆
2025第34届中国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春季北京展)
时间:2025年04月25-27日
地点: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